快速掌握專利全球申請利器!PCT申請的3個重點
在全球專利申請日益國際化的趨勢下,PCT(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,專利合作條約)成為發明人及企業尋求國際專利保護的重要工具。
本文將從三個面向,(一) PCT是什麼、(二) PCT的申請流程,(三) PCT的優勢,幫助讀者快速掌握PCT申請的關鍵知識。
(一)PCT是什麼
PCT是世界智慧財產組織(WIPO)於1970年發起並管理的國際條約,旨在促進全球專利合作。
申請人若要想在多個國家申請專利,可透過單一的PCT申請文件,向眾多的PCT會員國申請專利。截至2025年11月,目前會員國有158國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華民國至今並非PCT的會員國。
(二)PCT的申請流程
PCT申請主要分成兩個階段:國際階段(International Phase)與國家階段(National Phase)。
「國際階段」涵蓋 (1)受理專利,以取得專利申請日。(2)國際檢索,以取得國際檢索報告,必要時還可再申請 (3)初步審查,以針對申請文件進行修改。
國際階段結束後,申請人根據自身的商業策略,選擇希望取得專利保護的會員國或組織,此稱之為「國家階段」。
「國際階段」的完成不代表必定會取得專利權,在「國家階段」時,各會員國之專利局將根據自身法律與實務來決定是否授予專利權。
(三)PCT的優勢
- 優化申請流程:申請人只需提交單一PCT申請,便可同時向所有會員國保留申請專利的權利,並能避免在多國申請過程中重複提交文件。
- 延長決策時間:進行多國專利布局要選擇哪些國家申請專利,往往是各申請人與企業的重大難題。非PCT申請案往往須在12個月內將專利布局執行完畢,而PCT申請案可技巧性將決策時間延長至30個月(甚至更長)。
結語
PCT申請以單一文件啟動多國專利程序,各會員國則分別進行審查。此制度不僅大幅簡化申請流程,亦爭取更多決策時間,已成為國際專利布局的關鍵工具。對於瞄準多國市場的申請人而言,掌握PCT策略是必要的核心技能。
